新闻资讯

2024前沿生物技术研究解读一——25%的创新药异地生产

2024前沿生物技术研究解读一——25%的创新药异地生产

2018-2023年,全国共有133款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,其中出现跨区域1研发生产的创新药有33款,占比达25%。随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(MAH)制度深入实施,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“解绑”,生产要素自由流动,资源得到高效利用,医药行业发生深刻变革。在此背景下,创新药跨区域研发生产的趋势愈加明显,“北京药,沧州产”“上海研发,苏浙生产”等异地生产模式逐渐兴起。这种模式既保留了一线城市的品牌效应和市场,又解决了创新药落地转化和规模化生产难题,在疏解一线城市资源压力的同时,又带动其他地区产业发展。

创新药跨区域研发生产情况

数据来源:赛迪顾问,2024.11

>>>

一、本地药,异地产

在全国获批创新药的20省(区、市)中,有8地的创新药出现跨区域研发生产,其中上海创新药异地生产的特征最为明显。上海的创新药在江苏生产的比重为47%,在浙江生产的比重为10%,在苏浙两地生产的比重超过五成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,产业呈现由内核向外围扩散的趋势,各地协同合作、分工明晰,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走实走深。与长三角相比,京津冀产业合作对接较弱,北京的创新药在江苏生产的比重为20%,在天津生产的比重为7%,在河北生产的比重为0。

>>>

二、本地药,本地产

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山东、河北、天津等12省(市)的创新药未出现跨区域研发生产,具备自研自产的基础条件。其中,浙江既是研发大省也是生产大省,浙江获批的13款创新药均在本地生产,获批数量和生产数量均居全国前五,表现亮眼。值得关注的是,湖南、湖北、安徽等六大中部省份获批的创新药均在本地生产,中部创新药产业提质向新,呈迎头追赶之势。

>>>

三、异地药,本地产

江苏、广东具备充分的生产载体资源、产业人才资源、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资源和强大的产业集聚势能,对创新药落地转化和规模化生产有较强的吸引力。江苏生产的创新药有50款,其中2/3来自上海、北京、广东、四川、海南等其他省(市),对创新药落地生产的吸引力较强,是创新药生产大省。广东生产的创新药有10款,吸引了来自上海、北京、海南、新疆的创新药落地生产,具备创新药规模化生产的优质土壤。东部沿海地区既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,又能够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药落地,是创新药产业发展高地。

注:

1.本研究的“跨区域”指跨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。

  •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!恒指涨超2%
  • eBay盘前涨超6% Meta将测试在Facebook Marketplace上展示其商品列表
  • Margin Call压力下,三星家族祭出70亿美元回购计划
  • 利安人寿320.71万港元增持深圳国际,为年内第15次险资举牌!本月险资已举牌5家公司
  • 35年“王座”易主!啤酒第一大省变了
  • 人民日报金社平:中国有望完成“5%左右”的增长预期目标
  • 特朗普抱怨:美国通胀仍在肆虐 利率太高了!
  • 伊朗公开喊话特朗普政府:对谈判持开放态度!
  • ​创业板指午后跌幅扩大至1%
  • 中字头基建股集体走强,中证监发布市值管理新指引
  • 华尔街的新年利率“赌局”:从降息几次、变为了降不降……
  • 德国各州通货膨胀率小幅上升,预示11月全国通胀率上升
  • 2024前沿生物技术研究解读一——25%的创新药异地生产的相关内容

    关键词: